精選文章

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

2021-08-23基隆憤青的「換工」實驗:從長輩到小學生,在這裡每個人都被需要(天下雜誌)

 

基隆憤青的「換工」實驗:從長輩到小學生,在這裡每個人都被需要

基隆暖暖防跌工班透過「換工」,幫老年人家中裝設防跌裝備,長輩再用自己的興趣專長,把價值鏈延伸下去,加強社會連結、避免孤獨死憾事。幕後推手是自稱「年輕是憤青」的基隆市議員王醒之,他到底怎麼做?

防跌工班-王醒之-換工-基隆-老人-高齡社會-社會連結-孤獨死防跌工班核心成員王醒之(左1)、郭發財(右2)、江淑芬(左2)蹲進社區裡,慢慢建立「關係」,這是一般社工無法取代的。圖片來源:黃明堂攝
 
1990瀏覽數

走出基隆暖暖火車站,典型的雨都陰鬱氣候籠罩。但在這裡,人間陰鬱,卻出現一縷暖陽。

5年前,基隆市議員、前立委王拓之子王醒之在暖暖成立「防跌工班」,到老人家裡幫忙裝設防止跌倒的設備。但特別的是,工班不收工錢,而是希望接受幫忙的家庭,以換工回報,到社區服務;社區裡接受換工服務的團體或個人再換工,把價值鏈延續下去,並築起綿密的社區防護網,避免孤獨死憾事一再發生。

「我年輕的時候是標準的憤青,」49歲的王醒之自稱,30年前投入野百合學運,大學畢業後投入工運,出沒在台北各大陳情、抗議的場合。

但他逐漸發展出「弱勢互助」的理念。因為,他相信「每個人都該相信」,且一定有些力量,被社會需要。譬如,接受他幫助解決勞資糾紛的工人,在過程中學習,等到下次有類似案例時,可以挺身而出協助其他弱勢者。


防跌工班

  • 成立/2016年
  • 創辦人/王醒之
  • 核心成員/5人
  • 主要活動地區/基隆市

超越慈善,建立依存感和信任

2016年,在基隆出生、長大的王醒之發現,應該把力量拉回到在地社區。「從事工運十多年,卻驚覺過去不曾花太多力量在基隆,反而花太多力氣在中央,」王醒之逾20年的工運伙伴、防跌工班班長郭發財說。

於是,王醒之在基隆成立「左下角工作室」推動社區營造。那時,台北醫學大學正在進行科技部研究計劃,想以暖暖為場景,發展新型態的照護體系,找上王醒之合作。

王醒之也正在調查暖暖老人的生活處境,卻苦於不得其門而入。和擅長防跌議題的台北醫學大學合作,幫助他用防跌為號召,讓關懷力量走入尋常百姓家。

防跌工班不收工資,而是邀請中老年人把興趣當成換工內容,讓他們找回自信。(黃明堂攝)

從30年工運經驗磨出的「弱勢互助」,此刻又浮現在他腦海。「不希望防跌工班只是一般的慈善、福利工作,而是要做『社會關係的創新』,」他心想。

不過,他的換工概念,一開始並不受歡迎。

長期研究孤獨死,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劉立凡觀察,這種社區平台要成功的關鍵要素有二,一是讓參與者能在其中找到興趣;二是要增加他們的社區依存感,也就是讓他們信任。

修繕、吟詩、說故事,萬事皆可換工

為了降低居民對防跌工班的防備心,王醒之開始從關懷據點、宮廟、教會多管齊下做衛教,告訴居民老年人跌倒造成的社會成本。慢慢地,居民才逐漸卸下心防,對王醒之與防跌工班成員敞開家門。

同時,王醒之也希望接受防跌工班服務的中老年人,把興趣當成換工的內容,說故事、打太極都行,目的是讓他們的自信不致隨著身體功能老化,而逐漸凋零。

其中最成功的例子,莫過於暖暖巡守隊員李建富。家有九旬母親的他,一聽到這概念,立即向王醒之表達需求,花了3000元工本費,請防跌工班代購扶手、浴室防滑椅材料並安裝。

安裝過程中,陪同工班的左下角工作室計劃專員江淑芬發現,李建富家中有不少詩詞書籍,詢問後才發現他正在學習台語吟詩。

「台語吟詩這麼美,不如就用這個來換工吧,」江淑芬後來安排他到家附近的暖西國小教學,學生課後還圍著他一再問問題。

從司機到小學生,串起價值鏈

「能夠用自己的專長教學,很有成就感,有機會以後還想教,」64歲的李建富是一名司機,再過一年就要退休。讓他意外的是,自己也能像蠟燭一樣,燃燒暮年重拾的興趣,光芒還能照亮年齡足以當他孫子的學童。

基隆暖暖防跌工班換工,到國小教台語吟詩。防跌工班到暖暖巡守隊員李建富家安裝扶手後,李建富再到暖西國小換工,教台語吟詩。(春風文教基金會提供)

這段價值鏈,後來還繼續延伸。上台語吟詩課的暖西國小三年級學童,後來到暖暖聖光堂打掃並陪伴老人,讓坐在輪椅上的長輩笑得合不攏嘴。

不管是李建富、暖西國小學童,或是聖光堂的長輩,都因為串起的價值鏈而接觸到不同面向的新體驗,也代表「防跌工班」打破年齡界限,升級成「互助工班」。

然而,王醒之也坦言,「經驗比較多的,都是失敗的案例,」工運出身的他再清楚不過,資本主義社會中,人與人的信任原本就得來不易,需要時間累積關係厚度。

關係要慢慢磨,政策難衡量

所幸伙伴也明白這道理,一路相伴,不曾失去熱情。江淑芬認為,「換工成功」是可遇不可求的終極目標,重點應該放在和個案關係的建立,「能和長輩相處,聽他們傾吐心事,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。」

這種累積關係厚度的阻力,雖然隨著王醒之在2018年當選基隆市議員而減少,但一股矛盾掙扎感,卻在昔日是「憤青」的他心中翻騰。

「你不會在法律明文看到『關係』這兩個字,可是我們創造、連結的是關係,但關係不是法律或政策問題,」進入體制後,他發現政府社福施政重心僅是預算分配、核對KPI是否達標,不太可能談法定字眼以外的問題,更遑論在社區中建立「關係」。

對他而言,防跌工班無法由政府社工所取代,「因為要蹲進關係裡面慢慢磨,而社工很難做到,」他只能退而求其次,盡力讓政策更有人味、更能體現價值。

帶著這種衝撞過後的釋然,王醒之的下一步是把互助工班數位化,讓想要換工的人只要把專長放在網路上,就可以成為換工價值鏈的一環,細節仍在研議中。

這不只是他30年來社會實踐的結晶,他更想透過更多人與人關係的建立,接住每個可能墜落孤獨幽谷的人。

(責任編輯:黃韵庭)

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

2020-11-10淡蘭古道芒花盛開 新北推官網基隆設資訊站(中央通訊社)

淡蘭古道芒花盛開 新北推官網基隆設資訊站 最新更新:2020/11/10 21:36 (中央社記者黃旭昇、王朝鈺10日綜合報導)指定為國家級綠道的淡蘭古道有如世外桃源,獨特的魅力等待挖掘。現在芒花盛開、水梯田欣欣向榮,小農菜蔬等待登山客品嚐,新北市政府今天發表的官網有充分資訊。 基隆市政府也推廣淡蘭古道,今天與福興宮、左下角工作室、拉波波村與大菁休閒農場簽署合作備忘錄,成立暖暖區淡蘭資訊站,免費提供遊客觀光資訊、休息、補水與洗手間等服務。 新北市府觀光旅遊局今天發表淡蘭古道官方網站,具有一站式、趣味插畫、漸進敘事式巧思等特點,登山健行者能應用智慧科技,認識或探索淡蘭古道豐富的歷史人文及自然生態。 觀旅局長張其強說,網站從使用者的角度設計,介接整合行前準備、行程規劃、交通天氣及休憩等資訊,應用中央氣象局開放資源,套疊淡蘭古道路線圖,民眾不必奔波於不同網頁、行政區,利用互動式地圖設計,讓民眾在家即可預習沿線景點。 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吳雲天表示,他以往登山前都要籌備許多地圖、天氣資訊、撤退備案措施,現在有了實用的網站,相當貼心。他說,淡蘭古道許多路段的步道大眾運輸相當方便,閱讀完畢後大約5分鐘就可打包了。 吳雲天表示,自然生態旅遊作家劉克襄的「家山」概念讓他很感動,爬山如回家,淡蘭古道沿途有不少的居民,符合劉克襄的「穿山尋村」的概念,有如尋找桃花源。在淡蘭古道爬山,充滿親切的人文與問候情懷。 他舉例,淡蘭古道的服務據點相當接地氣,包括燦光寮古道可欣賞基隆嶼、八斗子,在楊廷理古道有店鋪遺址、燦光寮古厝,可在「遇見雞母嶺」欣賞水梯田與蔬食;在崩山坑古道的「柑腳驛站」悠閒喝咖啡,入蘭正道的服務據點「注腳雙溪」有機小農菜蔬,都在網站中擁有山林與人情溫度的資訊。 觀旅局表示,淡蘭古道的亮點是手作步道,古道雖久遠,但目前就地取材,以符合周遭生態,文化的手作工法,維護並修復步道。 觀旅局說,淡蘭古道也是長距離步道,結合當地聚落的文化和自然特色,並具有「雙扇蕨」獨特標記系統的步道,是近年健行旅遊的新趨勢,有如西班牙的朝聖之路,日本熊野古道等長距離步道。 觀旅局說,長距離步道網站突破行政區限制,以步道為主角打造使用者所需資訊,讓大眾探索屬於自己的淡蘭古道。11月起芒花盛開,包括金字碑古道、樹梅坪古道、草嶺古道、五分山步道等,盡是秋季限定的芒花,還可串聯周邊景點來趟探索之旅。淡蘭古道官方網址為:https://tour.ntpc.gov.tw/TKTrails/。 另外,基隆市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表示,為配合推動交通部觀光局「脊梁山脈旅遊年」,市府鼓勵遊客走訪淡蘭暖東舊道,推出於嶺頭福德宮拍照打卡送淡蘭雙面束口袋,民眾只要憑臉書打卡畫面到市府合作簽署的4個資訊站,就有機會兌換文青風十足的束口袋,活動即日起開跑至12月底。 訂閱《早安世界》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曾姿雯表示,基隆市暖暖區蘊藏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價值,推薦民眾可從暖東峽谷步道口開始健行,沿途經大菁休閒農場、暖東舊道、煤礦博物館,再到十分老街體驗一日遊程,或到拉波波村度假放鬆,歡迎民眾一同前來基隆暖暖區淡蘭古道中路的起點,安排一趟深度的生態旅遊。 市府觀銷處指出,「淡蘭古道」是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(現今台北到宜蘭)的主要交通道路,橫跨基隆市、新北市、台北市、宜蘭縣,而淡蘭古道(中路)在基隆市內的路段現稱「暖東舊道」,起點位於暖暖區,現已有200年歷史,沿途與荖寮坑古道串聯,是條值得探訪的國家級綠道。(編輯:李錫璋)1091110

2020-11-10基市府成立淡蘭資訊站 拍照打卡送束口袋(工商時報)

基市府成立淡蘭資訊站 拍照打卡送束口袋 陳彩玲 2020/11/10 19:02
基隆市政府為推廣淡蘭古道與4個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,成立暖暖區淡蘭資訊站,包含福興宮、左下角工作室、拉波波村與大菁休閒農場,即日起在嶺頭福德宮拍照打卡送淡蘭雙面束口袋。 觀光及城市行銷處表示,走訪淡蘭古道暖暖段必經大菁休閒農場、福興宮、拉波波村,以及左下角工作室,10日市府團隊到場與其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,成立淡蘭資訊站,除了提供遊客獲取資訊及休憩功能,未來會積極發展在地特色體驗活動,或結合暖暖區當地聚落,營造優質友善的旅遊環境。 觀銷處長曾姿雯說,為配合推動交通部觀光局「脊梁山脈旅遊年」,市府鼓勵遊客走訪淡蘭暖東舊道,並推出在嶺頭福德宮拍照打卡送淡蘭雙面束口袋活動,民眾只要憑臉書打卡畫面到本府合作簽署之四個資訊站,便有機會兌換文青風十足的束口袋,活動即日起開跑至12月底。 「淡蘭古道」是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,現今台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,橫跨基隆市、新北市、台北市、宜蘭縣,當時所有的商務往來、貨物運輸都須經由淡蘭古道運送,此處可見開墾艱辛、民俗風情及台灣繁華的黃金時期等歷史遺跡,觀銷處指出,民眾可前來一同感受具歷史風情的古道。